close

【轉載文章】  

目前中藥店或是中醫醫院、診所所出售的中藥飲片,大都是已經過加工炮製、脫水乾燥後的生藥成品。這些乾燥藥材若不先用清水浸炮而直接以急火煎煮,會使藥材表面所含的蛋白質凝固,澱粉糊漿化,甚至阻塞藥材的毛細管孔隙,造成中藥材裏有效成份不易溶出。 

 

 

   因此,一些植物類中藥材,在煎煮之前應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,使藥材因吸足水份而軟化,細胞膨脹,有效成份逐漸溶解進入水中。這樣再進行煎煮,隨著水溫逐漸升高,細胞進一步膨脹、破裂,藥材的有效成份就能更快、更完全的溶解在藥液當中,增進湯劑的療效。 

 

 

中國大陸有關單位也有實驗證明,治療黃疸性肝炎的方劑「茵陳蒿湯」,浸泡六十分鐘後再煎煮比不浸泡而直接煎煮,其成份總煎出率要高 7.24 % 。 

 

 

一般中藥飲片以清水(忌用沸開水)浸泡六十分鐘為宜,夏天氣溫較高可酌減,東天氣溫較低可稍增。如有特殊治療方法的方劑,可依醫師指示適當延長,但要注意避免因浸泡時間過久而發腐、變質。 

 

 

另外,有些需要特殊處理的藥物,如阿膠、鹿角膠、龜板膠、麝香、冰片等,則不必浸泡,按其特殊方法煎煮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瑞康中醫 的頭像
    瑞康中醫

    瑞康中醫診所

    瑞康中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